回顶部
 2025年07月30日 星期三 06时33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正文

行业动态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从 “养” 到 “销” 全链发力!临沂健康肉制品产业凭什么跑出加速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07-29  来源:🔗临沂新闻  💛134

作为 “中国肉类产业之都”,临沂的健康肉制品产业正在书写新的发展篇章。从生猪、肉鸡到肉鸭,这里培育出了千亿级的产业集群。而背后的密码,正是产业链上的精准发力 —— 补短板、延链条、强创新,让每一个环节都迸发活力。

 

种养循环:小农场里藏着 “绿色经济”

 

在临沭县金灏牧业的白羽鸡养殖场,你可能会先被一池荷花吸引。别以为这是景区,这里的荷花 “养料” 可不一般 —— 全来自鸡粪发酵而成的有机肥。

 

“鸡粪能自己生产有机肥,园区里的庄稼、绿化能用,还能对外销售,每天能卖几十吨呢!” 金灏牧业的负责人房现辉说。这种 “种养结合、农牧循环” 的模式,不仅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还为企业添了新的利润点。

 

图片

 

这个看似普通的农场,一年能出栏 1000 万只白羽鸡,产值达 2.6 亿元,而它只是金灏牧业 12 个养殖场中的一个。2024 年,仅临沭县的白羽肉鸡出栏量就超过 1 亿只,绿色养殖成了产业发展的坚实底座。

 

补链强基:从 “依赖外援” 到 “本地自给”

 

白羽肉鸡因出肉率高、养殖周期短受市场青睐,但曾经的临沂养殖户却有个“心病”:种鸡依赖进口,鸡苗得从外地买。长距离运输不仅增加成本,鸡苗存活率也上不去。

 

图片

 

为了补上这个短板,当地政府主动出手,2022 年引进了国内肉种鸡养殖龙头企业 —— 山东民和牧业。如今,民和牧业临沂分公司每天能产出 22-23 万只鸡苗,满负荷时可达 33 万只以上,优质率超 90%

 

图片

 

“从临沭发货,养殖户的成本降了,我们还能向南辐射到江苏,运输时间大大缩短。” 民和牧业临沂分公司企业负责人陈厚刚的话,道出了产业链 “补短板” 的实效。鸡苗不再“长途跋涉”,本地养殖企业的底气更足了。

 

延链增值:从 “卖活禽” 到 “全链创效”

 

有了充足的鸡苗和养殖规模,如何让利润 “留在本地”?答案是延伸产业链。

以前,临沂的大量白羽鸡需要运到外地宰杀,光运费就比本地加工贵 3 倍。为此,当地通过技术指导、资金补贴等方式,支持山东盛合食品有限公司扩建。如今,这家企业从日屠宰 10 万只鸡的小厂,变成了省内单体屠宰量最大的企业,日屠宰达 150 万只,年产值超 40 亿,90% 的原料都来自临沂本地

 

图片

 

从养殖到屠宰,再到后续加工,产业链每延伸一步,附加值就提升一分。

 

创新驱动:老品牌闯出新赛道

 

不仅是肉鸡产业,临沂的生猪产业链也在 “提质升级”。作为行业龙头的金锣集团,正从 “规模优势” 转向 “定制化优势”。

图片

 

“有的客户要特定部位的肉,有的对尺寸、品质有要求,我们都能按需加工。” 金锣品控部经理田树臣介绍,个性化定制让企业今年的生产量同比增长了 50% 以上。而在火腿肠等加工环节,企业引入 AI 自动挑拣设备,用自动化升级守住品质关。

 

图片

 

更有意思的是,产业链的活力还带动了 “配套经济”。金锣对机械设备的大量需求,让临沂连科智能制造公司接到了源源不断的订单。如今,连科的业务已走向海外,俄罗斯、印尼、越南都有他们的自动化生产线,80%-90% 的业务来自外贸。

 

图片

 

从鸡粪变有机肥的 “绿色循环”,到鸡苗本地化的 “补链突破”,再到全链条增值的 “创新升级”,临沂健康肉制品产业的发展,正是一场 “链上发力” 的生动实践。未来,这条从 “田间” 到 “餐桌” 的产业链,还将创造更多可能。

 

目前,临沂市已经培育了以生猪、肉鸡、肉鸭为主导品种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据统计,1-5月份,全市健康肉制品产业规模以上企业365家,市县产值539.9亿元,同比增长达7.6%,涵盖畜禽养殖、屠宰分割、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全产业链条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