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9月29日 星期一 03时12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正文

行业动态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生猪市场供需双弱,养殖端亏损与政策托底“短兵相接”,谁能占据上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09-25  来源:🔗猪易通  💛254

生猪市场正经历“供需双弱”的艰难时刻,养殖端在深度亏损中挣扎,而政策托底的信号已开始闪现。

 

“压栏等价?等来的是每头多亏200块!现在不卖,明天连车都装不下!”一位东北养殖户在电话里无奈地告诉记者。这种情绪正在全国生猪市场蔓延。

 

24日,全国生猪均价为12.75元/公斤,较前一日下跌0.14%。其中,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2.85元/公斤,内三元和土杂猪价格也持续低迷。

 

市场呈现“供给压力较大,需求提振有限”的格局。

 

 

01 全国价格走势:低位震荡

 

据卓创数据显示,23日中国生猪日度均价为12.52元/公斤,环比下跌0.02元/公斤。基准交割地河南市场生猪均价为12.74元/公斤,同样呈现小幅下跌。

 

不同机构统计的平均价格略有差异,但均指向同一趋势——猪价已创下年内新低。

 

数据显示,9月24日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2.59元/公斤,较9月3日的月内高点下降10.4%,较2月2日年内高点的16.67元/公斤大幅下降24.4%。

 

区域差异明显:新疆价格已跌至5.6元/斤,创下年内新低;而海南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也出现高位跳水现象。

 

02 区域分化明显:东北逆势微涨

 

各地区猪价走势出现分化。

 

东北地区成为全国少数亮点之一,黑龙江和辽宁猪价出现0.1-0.2元/斤的上涨。黑龙江生猪价格区间为12.55-12.80元/公斤,吉林为12.45-12.70元/公斤,辽宁为12.55-12.70元/公斤。

 

这种反弹主要源于中小猪提前出栏导致的大猪阶段性断档。

 

华北地区整体以稳为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价格持平。河北市场价格区间在6.3-6.6元/斤之间。

 

华东地区多数省份猪价下跌,山东、安徽、江苏等地均呈现弱势。山东价格区间为6.2-6.4元/斤。

 

华中地区猪价偏弱,河南作为基准交割地,价格参考6.1-6.4元/斤。湖北主要养殖企业生猪出栏价格在12.3-12.4元/公斤。

 

华南地区,广东温氏挂牌价格保持稳定,参考6.8元/斤。海南价格虽然全国最高,但已从高位回落。

 

03 政策托市加码:收储与产能调控并行

 

面对猪价持续下跌,政策层面已经开始行动。

 

9月23日,中央进行了1.5万吨冻猪肉收储。这已是本月官方发布的第三轮收储通知。

 

收储数量占日屠宰量的2.1%,但成交率不足35%,反映市场参与积极性不高。

 

更根本的产能调控措施也在推进。在近期召开的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上,有关部门提出计划将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在现有基础上调减100万头左右,降至约3950万头。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年7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为4042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3.6%,仍处于过剩状态。

 

04 供需基本面:供给过剩是主因

 

供给压力是当前生猪价格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

 

集团场日均出栏量环比增加5.8%,二次育肥猪占比升至25%,持续冲击标猪市场。出栏均重虽有所下降,全国宰前均重128.3公斤,较6月下降2.6公斤,但同比仍高出5.2%。

 

消费端则表现疲软。尽管双节备货已启动,但白条走货量环比仅增2%,屠宰企业开工率维持在31.9%的低位。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猪价下跌来自两方面,供给端的出栏体重增加,出栏意愿增强,但是需求目前平淡。”

 

即使临近月底需求可能有所增加,但供给端面临9月前期出栏进度偏慢和国庆后的出栏提前在节前销售的问题,因此9月猪价整体承压。

 

05 养殖端陷入深度亏损

 

当前,自繁自养成本约为15.5-16元/公斤,头均亏损达到180-220元。

 

猪粮比已降至5.38:1,明显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中小养殖户平均现金流仅能支撑3-5个月,行业正经历严峻的现金流危机。

 

不仅生猪价格下跌,仔猪和母猪价格也持续走低。7公斤仔猪价格已跌至259元/头,二元母猪销售均价也降至1590元/头,均创下年内新低。

 

低仔猪价格已开始影响未来产能布局,这可能为2026年4月后的猪价实质性反弹埋下伏笔。

 

06 未来展望:静待“冬至拐点”

 

短期来看,标猪均价或下探12.0元/公斤,北方低价区可能跌破11.5元/公斤。

 

随着国庆备货的启动,对价格可能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但上涨空间有限。

 

中长期看,2025年全年均价或定格13.0元/公斤左右,真正的市场底部可能要到“冬至”前后才能出现。行业普遍期待冻品收储扩容至50万吨,以及能繁母猪产能调控基金落地。

 

国金证券指出:“从供给角度来看,接下来几个月生猪出栏环比持续增加,叠加控制二次育肥力度增强,预计季节性累库空间有限,生猪价格仍有下探空间。”

 

随着后期各地气温降低,猪肉消费将逐步改善,但供给过剩的局面短期难以根本性扭转。市场参与者应密切关注集团场出栏节奏变化与政策调控效果。

 

对于养殖户来说,当前阶段需严控出栏节奏,避免盲目压栏,并及时淘汰低效母猪。行业真正的转折点,或许需要等到冬至时节,当消费旺季真正到来,才有可能迎来一波像样的反弹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