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分析 » 行情分析 » 正文

回首2019年,非瘟加快了养猪行业转型升级的速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1-02 💛1862

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了,回首2019不禁感慨万千,这一年来中国的养猪人可以说是酸辣苦咸甜五味俱全,360行中过去被认为是又脏又苦又累的养猪行业,因为非瘟的到来完全翻身变了个样,现在还能养猪的大佬成了股市上标准的“香饽饽”。养猪其中的酸和苦,笔者以对生物安全重视程度为线索道个一二。

中国养猪网

27年前笔者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就进入一家养殖场,当时在江苏地区赫赫有名,猪场主要以培育太湖猪为主,员工找的是附近的农民,每天上午上班3.5小时,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再工作3小时,上班时紫外线简单照射10分钟,披件工作服就各干各事,当时采取的连续生产方式,只要有母猪发情就配,产床也是部分断奶后部分清洗消毒干燥后再上另一批猪,保育也是一批接着一批猪,大小猪混在一幢舍饲养,完全没有全进全出的概念。300头母猪场自繁自养需要20个人左右,一年出栏个4800头商品猪,猪只各阶段成活率仅在90%左右,人均生产效率相当低。因为没有淋浴更衣的说法,每个人回到家都是标准的又脏又臭的“猪倌”。

2019养猪业


15年前笔者“弃土向洋”,来到河北玉田负责一家加系猪祖代场,这家种猪场在华北及东北地区也是大名典典,据说猪场完全是加拿大人的设计,1320头种猪,分为四个分场,每个分场330头基础母猪,84张产床分为六个单元,每批上14头母猪,可以做到单元全进全出,并且有相应配套的保育单元。主要供应加系原种及二元母猪,一年出栏种猪7000头,商品猪18000头,21世纪初已经算是非常优秀的成绩了。54名员工全部驻场,每天从生活区宿舍进入生产车间必须淋浴更衣,每条生产线9个人的编制,员工干得不亦乐乎,因为在当时北方生产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我们生物安全比别人强成绩好于别家企业,每个人都有一种自豪感。

7年前,国内主流猪场的设计已经是2400头母猪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两点式生产,504张床位12个单元,每批84头母猪上两个单元,仍旧保持4周断奶,一周空栏,一周提前上产床的6周周转模式,年出栏43000头左右。但生物安全观念仍然不是很好,员工休假回场只是在门卫室淋浴就进入生活区隔离,第二天在生产线淋浴间淋浴就可以进场,因此蓝耳病及流行性腹泻几乎每年接二连三发生,一年里总归要损失2-3批猪只。人员压缩到46人左右。2016年始我们有感于周批管理的缺陷,果断推行了三周批生产,从疾病控制的角度看效果十分明显,猪只的均匀度以及商品猪的口碑也树立起来。一批断奶苗猪完全可以达到2500头以上,挺适合公司+农户的放养模式。这其中有个笑话,集团领导觉得门卫可有可无,把所有猪场门卫都辞了,让场里其它的人兼职看门,生物安全观念可想而知。

2019年国内从东到西,由南到北非洲猪瘟疫情都十分猖獗,笔者眼看着许多猪场无声无息地倒下、猪去人空,沿海的一些乡镇甚至出现了无猪村、无猪镇,猖獗的非瘟病毒给全体养猪人狠狠地摆了一道,在这个没有商品化疫苗的病毒面前,养猪人终于认识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了。

生物安全最好的做法

现在可以讲生物安全观念已经深入骨髓,所有规模化猪场员工进猪场也有着更繁琐、更严格的消毒程序,首先要在猪场外中转宿舍隔离48小时,然后再进猪场生活区隔离,这期间至少两次淋浴,进生产区还得每天淋浴更衣。猪场内在生产区淋浴间一般都配置了洗消烘一体的全自动洗衣机,每天进车间的工作服都可以换上前一天洗干净的,在当前非洲猪瘟肆虐的背景下,防得住、活下来已成为行业共识。

2019年还能活得很滋润的养猪企业,一般都是大股东牵头成立防非瘟工作小组,制定各种风险控制点的控制标准,并且要求从上到下坚决执行,全集团实行生物安全一票否决制。列出若干个风险控制点,梳理漏洞,高频进行管控。针对这些风险控制点设立周密的防控措施,比如设立场外猪群中转站、物资消毒间、人员场外隔离宿舍、饲料中转料塔等等,关联的饲料厂也要对原料品类、调制工艺、人员进出厂消毒等制定规范、严格管控。同时新增专业车辆,包括人员车辆、饲料散装料车等。每个大型养殖公司基本都投资新建了独立的非瘟检测实验室,实验室配备了高端的检测仪器,实施最严格的检测。

猪场防非主要包括3方面的内容,物理阻断、方案优化和现场管理。

物理阻断的第一关就是对转猪车辆进行严格的洗消。不少公司斥资几百万元建立专门的二级车辆洗消中心,我在江苏盐城就见到一个集团公司为一家种猪场建立了专门的车辆洗消中心,车辆洗消中心一般设在猪场3公里外,所有的猪只通过场内自购的专用运输车辆来转运,以减少猪场同外部的交叉接触。运输车辆洗净消毒之后70度30分钟烘干再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再拉猪。物理阻断的另一个重要措施就是猪场必须建实体围墙,转猪走廊装防鸟网,应尽一切努力将可能的污染源包括鼠害、鸟类等阻挡在猪场之外。猪场大门及出猪台等关键部位安装摄像头,督导人员定期对关键环节进行监控。

场外员工要进入到生产区,至少经过72小时(三天)以上的消毒隔离,并要几次在不同的区域换上不同颜色的衣服。猪场所在整个区域按颜色划分为红、橙、黄、蓝4个层层包围的分区。其中:红区指猪场外部的不可控区域;橙区指猪场围墙和外部可控区域构成的部分;黄区指猪场围墙内部和猪舍外部构成区域;蓝区则包括了猪舍及其内部连廊。

具体一点说,休假回来的员工要进入猪场,首先需在距离猪场围墙约3公里外的红色区域隔离宿舍点接受非瘟检测,检测结果阴性再洗澡并换上相应颜色的衣服,继而在此隔离48小时,随身物品同时臭氧熏蒸消毒。由红区隔离宿舍进入猪场外勤区(橙区)时,亦需洗澡、更衣并再次隔离24小时。进到橙区的员工才可在猪场配套的办公生活区里自由活动。如果要进入到围墙之内的生产区,还需经过专门的洗消通道,并且不同的功能区如隔离舍、公猪站等均建有独立的围墙和通道。物资进入同样是先在中转仓库存放14天然后再转到猪场红区做熏蒸,之后再转到橙区仓库,最后再到生产区仓库,每一次转库都进行熏蒸或者紫外线照射。

生产区内部通过实施精准化的多周批次管理方案,保证所有猪群全进全出,再借助中央高压清洗系统进行工业化洗消,可彻底阻断病原在不同批次之间的传播可能。

方案优化主要是注重生物安全效果,使其更严谨、更贴合实际应用。如从饲料原料端开始把控,优化制粒过程,加强饲料品质的监控。同时采用实验室PCR检测技术,采取先隔离采样、后缓冲进入的方法,阻断非必需品进入猪场。

现场管理方面,须设立专职的生物安全专员岗位,将常见的猪流、人流、车流、物资流、有害生物流等列出多个规范化的操作流程甚至图(SOP),在实际操作层面对员工的行为规范进行监督。与此同时,公司还通过每周例会来培训各种操作流程或强调生物安全规范,提升员工的防非责任意识。

与养猪关联的饲料企业一定要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厂区要进行升级改造,严格按照最高级别的防控标准重新进行设计,饲料厂人员进厂要洗手、全身喷雾消毒。对所有饲料采取源头控制,玉米、豆粕等大宗原料的运输也要全程进行监控,车辆到厂后先非瘟采样检测再运进料仓。饲料厂每个月还要对厂区环境进行规范采样,防范于未然。所有报告形成档案,让客户真正放心。

2019,养猪不离不弃;2020,我们仍将继续。愿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编辑:姚红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市场分析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