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 15时14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分析 » 行情分析 » 正文

全球禽流感冲击下鸡产品市场态势与展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肉类食品网   发布日期:2025-10-29 💛109

近期,全球鸡产品市场受禽流感疫情影响,面临严峻挑战。多个主要供应国疫情肆虐,对国内鸡产品市场的供应格局和价格走势产生了显著影响。在此背景下,鸡爪、鸡翅等进口依赖型品类,以及毛鸡及分割品等国内紧缺型品类,有望在价格波动中呈现特殊表现。

一、俄罗斯疫情影响:供应角色的急剧转变

2025 年,国内鸡产品市场首先受到巴西禽流感的冲击,供应缺口亟待填补。8 月,俄罗斯凭借地理优势(3 天直达)和价格优势(较巴西低 10%-15%),以 1.78 万吨的月进口量首次成为我国鸡肉进口来源国首位,有效缓解了巴西供应缺口。然而,10 月俄罗斯突发多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局势迅速恶化。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俄罗斯远东地区已出现野禽 H5N1 亚型感染案例。尽管俄方采取区域管控政策,仅限制疫区产品出口,但通关检验周期延长 3-5 天,预计输华禽肉总量将收缩 20%-30%。这对原本脆弱的供应体系造成了进一步冲击。

与此同时,巴西、泰国等传统供应国因前期疫情仍处于出口受限状态。巴西 5 月爆发的禽流感导致其对华出口暂停 60 天,大量订单无法交付;泰国 2025 年冻鸡爪出口量同比下降 18%,供应能力大幅下滑。三大供应国的供应问题导致国内进口端缺口迅速扩大至 30 万吨,相当于国内月均消费量的 15%,加剧了国内市场对鸡产品供应的担忧,为价格上涨奠定了基础。

二、国内供应压力:毛鸡市场的供需变化

进口受阻叠加国内产能调整,毛鸡市场提前进入卖方市场。山东、河南等主产区数据显示,10 月第 3 周白羽肉鸡均价达到 3.36 元 / 斤,较 9 月上涨 5.6%,价格波动频繁。青岛某屠宰厂为获取社会鸡源,每斤加价 0.1 元,溢价幅度较常规扩大 50%,企业间竞争激烈。

供应紧张的背后存在双重因素。一方面,存栏量被动下降。2025 年上半年白羽肉鸡存栏量同比下降 8%,由于养殖亏损,中小散户加速退出,山东散户存栏量较 2024 年减少 15%。另一方面,生长周期受到影响。10 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低 4℃,肉鸡出栏周期延长 3-5 天,料肉比从 1.65 上升至 1.72,实际可上市毛鸡量减少约 12%。

卓创资讯指出,当前山东、江苏等地屠宰企业开工率达 85%,但毛鸡库存周转天数从 20 天缩短至 12 天,企业面临 “有产能无鸡杀” 的困境,不得不提高收购价格。在这种情况下,毛鸡价格上涨趋势明显,进一步推动了整个鸡产品市场价格的上升预期。

三、价格分化:两类产品的价格走势

在进口收缩与国内供应紧平衡的双重影响下,鸡产品价格呈现明显分化,两类产品价格率先上涨。

(一)进口依赖型品类:鸡爪、鸡翅价格领涨

鸡爪、鸡翅作为进口依赖度超过 79% 的品类,正在重现 2023 年的价格上涨态势。海关数据显示,我国年消费鸡爪约 120 万吨,其中 45% 依赖进口,俄罗斯占进口量的 25%。随着俄方供应收缩,10 月上旬 30-40g 冻鸡爪价格已从 20 元 / 公斤涨至 22 元 / 公斤,广东、福建等地批发市场价格波动频繁,部分贸易商囤货量较 9 月增加 30%。

历史经验表明,2022 年美国禽流感导致鸡爪进口减少时,同类产品 3 个月内涨幅达 40%。当前巴西、俄罗斯两大供应国供应同时受限,加上国内卤味旺季(周黑鸭、绝味等企业提前备货),预计 11 月鸡爪价格可能突破 25 元 / 公斤,鸡翅中价格可能接近 35 元 / 公斤。这些进口依赖型品类的价格上涨,不仅影响消费者需求,也对相关餐饮企业的成本控制带来挑战。

(二)国内紧缺型品类:毛鸡及分割品价格跟涨

毛鸡价格上涨正加速传导至分割品。山东地区 3kg 以上毛鸡收购价突破 3.5 元 / 斤后,鸡胸肉价格止跌回升,大规格琵琶腿价格周涨幅达 2%。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内白羽肉鸡产品综合售价仍处于近三年低位(8500 元 / 吨),但随着毛鸡成本占比提升至 70%,企业已进入亏损屠宰状态。某山东屠企透露,当前屠宰每公斤鸡肉亏损 0.3 元,不得不通过限量收购和提高价格来维持运营。

机构预测,11 月白羽肉鸡产品综合售价有望突破 3 元 / 斤,其中毛鸡均价可能达到 3.5-3.8 元 / 斤,带动分割品全面上涨,尤其是大规格肉类(适合腊肉、灌肠加工)涨幅可能超过 10%。这种产业链的价格传导效应将对整个鸡产品市场的价格体系产生影响,从养殖端到加工端,再到消费端,都将感受到这波价格波动的影响。

四、应对策略:从业者的市场应对建议

面对价格波动,从业者可采取以下策略应对。

进口商应锁定非疫区资源,启动多元化供应方案。加快与阿根廷、智利等新兴供应国的合作,2025 年 1-8 月这些国家对华鸡肉出口量增长 12%,可作为短期替代方案;同时利用期货工具锁定巴西、俄罗斯远期订单,降低价格波动风险。

养殖户应把握出栏时机。现阶段 5000 只以上规模场可考虑提前出栏部分大体重鸡(1.8kg 以上),实现较高价格销售;中小散户可与屠宰厂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确保 11 月出栏价格不低于 3.4 元 / 斤,以实现收益最大化。

深加工企业可开发国产替代产品线。针对鸡爪、鸡翅短缺,开发鸭掌、鹅翅等替代品,某四川卤企已推出 “鸭掌凤爪” 混合装,成本较纯鸡爪降低 20%;同时加大鸡胸肉深加工(如鸡柳、鸡米),消化低价鸡胸库存。通过产品创新,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开拓新市场空间。

五、市场展望:供应重构与产业变革

2025 年的鸡产品市场正经历全球疫情与国内产能调整的双重影响。短期内,俄罗斯疫情引发的价格波动难以避免,但也将加速产业的优化升级。进口依赖度高的品类将推动国产替代进程,国内供应紧张将促使规模化养殖进一步集中。

对于从业者而言,应主动优化供应链:进口商拓展多元化渠道,养殖户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加工企业强化产品创新。每次供应危机都是重构竞争优势的机遇。在市场变革中,只有敏锐把握市场变化、积极调整策略的企业和从业者,才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市场分析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