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创新选育出山麻鸭高产蛋杂交组合、绿壳系、白壳系等品系,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良法:“蛋鸭无水面结合间歇喷淋饲养模式”,破解了传统水面放养疫病传播和水域污染难题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福建省永泰县金蛋发展公司养殖场,只见已建成投产的一期、二期项目共建有11栋巨大的鸭舍,每栋鸭舍里排列着5列5层高的鸭笼,一眼望不到头。“我们是国内最大的智能笼养蛋鸭养殖企业,加工生产的咸鸭蛋、皮蛋远销欧美市场。目前全场存栏蛋鸭47万只,产蛋率达80%。”养殖场负责人谢灼兴诙谐地介绍,我们从“赶鸭子上岸”到“赶鸭子上架”,共建设三期项目,目前还有13栋鸭舍在建,全部投产预计可存栏蛋鸭90万只。
谢灼兴提到的“赶鸭子上架”,是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近年来研发推广的“蛋鸭无水面结合间歇喷淋饲养模式”,该模式不仅破解了蛋鸭传统水面放养导致疫病传播和水域污染难题,而且为实现水禽养殖规模化、生态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保障蛋鸭生产的安全、节水、生态和高效。
从永泰县城出发,沿着盘山公路车行一个多小时,记者来到位于永泰县丹云乡丹云村的金蛋公司养殖场。在场区里,一颗颗新鲜的鸭蛋通过传送带从鸭舍自动输送到集蛋车间装箱打包。
“早上7点开始收蛋下午6点结束,货车上午进山送饲料下午把鸭蛋运走,每天有30多万枚鸭蛋送去加工。”谢灼兴说。
金蛋公司的鸭舍采用集成的蛋鸭智能笼养技术,小型巡检机器人在鸭舍来回穿梭。公司养殖场位于丹云乡大山深处,又没有大片水塘,他们是怎么实现无水面养殖、“赶鸭子上架”呢?
蛋鸭养殖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优势畜牧产业,传统泽水养鸭的方式不适宜规模化发展,养殖造成的水域污染以及水禽传染病的传播很难阻断。特别是在山多地少的福建,畜禽养殖的土地资源更是稀缺,因此“赶鸭子上架”成为现代水禽生态养殖的必由之路。
“结合间歇喷淋的蛋鸭无水面旱地圈养技术首创于2006年,经过近20年的不断迭代升级,我们相继研发集成出涵盖网上平养和笼养的‘蛋鸭无水面生态饲养集成技术’。”福建省畜牧总站二级推广研究员江宵兵作为技术创始人,对此项技术的创新了如指掌。
水面放养是造成水域污染,传染病传播最顺畅的传播途径。特别是2015年4月更严格的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后,全国各地整治畜禽养殖水域污染、禁止水面饲养水禽的地方政策纷纷出台,水禽水面饲养已走到了尽头。
金蛋公司的蛋鸭智能化笼养,采用乳头式饮水器替代水塘、水池、水槽等水面供水,饲养员只需要巡查温度、湿度,及时排查异常情况。鸭舍里鸭子喂养、鸭蛋收集、鸭粪清理,以及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调节,全部实现了智能化控制。江宵兵说:“这种方式不仅实现‘饮污分离’,饮水质量安全可控,还切断了传染病通过饮水传播的途径。”
“新技术模式采用符合饮用水标准的间歇喷淋水提供洗浴,替代水面洗浴,解决了旱养导致的羽毛板结脱落、淘汰蛋鸭售价下降问题。”江宵兵说,新技术实现喷淋水和粪便统一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可有效控制水域污染。而且研究集成的蛋鸭笼养设施突破了目前国内蛋鸭笼具结构不合理、笼养蛋鸭死淘率高的问题。
江宵兵团队在国内首创研发此项技术模式,曾荣获省科技奖。在此基础上,团队又于2022年研发集成发布了涵盖蛋鸭和肉鸭地面平养、网上平养和笼养的福建省地方标准《鸭无水面饲养技术规范》,并被写入《福建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方案》在全省推广。
以体型小、成熟早、产蛋多、抗逆性强、料肉比高等优点著称的龙岩山麻鸭是龙岩市的地方特色蛋鸭品种。该品种在龙岩已有400多年的饲养史,在龙岩市山麻鸭原种场,这种品性优异的蛋鸭得到很好的保护和选育。
位于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莒州村的山麻鸭原种场,今年获批成为国家水禽核心育种场,主要从事龙岩山麻鸭的保种育种和开发利用。在原种场的监控大屏前,场区里的育种舍、保种舍、立体养殖、饲料加工、储蛋车间等设施设备一览无余。“我们的保种舍里有56个保种家系,采用前庭后院的庭院平养。”原种场的主管国企龙岩龙盛市场集团负责人卢峰豹介绍,原种场种鸭存栏3万多只,其中个体育种笼2.2万余个,存栏6个各具特色的高产品系。
蛋鸭的产蛋量直接关系养殖户收入。为了增加蛋鸭产蛋量,江宵兵团队持续20多年,选育出龙岩山麻鸭各具特色的专门化品系,72周龄产蛋超过330枚。江宵兵说,龙岩山麻鸭因表现出优异的产蛋性能和杂交配合力,成为多个已经通过国审的高产蛋鸭配套系的亲本,是2023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十大优异畜禽遗传资源”中唯一鸭品种。她认为,该品系的选育有力提高蛋鸭的竞争力,目前利用前期选育的高产品系开展配套杂交研究,利用杂交优势,选育产蛋性能更高的配套系,改变龙岩山麻鸭传统直接供种的落后方式,有力保证种源安全和知识产权自主可控。
“龙岩山麻鸭的抗病性很强,但是活体保种育种比我搞水稻育种要难多了!”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在参观龙岩市山麻鸭原种场时表示,一只小小的鸭子就是一个蛋白质转化的机器,要充分利用龙岩山麻鸭的杂交优势。
福建三只鸭农业科技公司在漳州市角美镇福井村投资新建的3栋鸭舍已经投产,有7万只中试阶段的高产蛋鸭配套系开始产蛋。新建成的鸭舍里,伴随着循环播放的闽南歌曲“爱拼才会赢”,麻鸭们不停歇地下蛋。一只只淡绿色的鸭蛋通过传送带源源不断地滚到饲养员手里,被麻利地装箱打包外运。
“采用笼养结合喷淋技术,每只蛋鸭节省饲料5%~6%,每只鸭产蛋量提高7%。”三只鸭公司负责人张永池介绍,公司采用间歇喷淋技术给笼养的麻鸭每天喷淋5分钟,很好地解决了旱养蛋鸭掉毛严重的问题。“比不采用喷淋的笼养或平养模式死淘率显著降低,每只淘汰蛋鸭增值10元~20元。”
北京鸭、樱桃谷鸭和半番鸭等属于肉鸭品种,其饲养期短,采用无水面旱养对羽毛质量和销售价格的影响不大。而蛋鸭饲养周期长,淘汰蛋鸭的销价在蛋鸭产值中占30%。旱养导致羽毛板结断裂脱落,使淘汰蛋鸭价值下降30%~50%,严重影响养殖效益。“江宵兵团队的技术已经在漳州市多家蛋鸭养殖企业推广使用,普遍获得认可。”漳州市农业农村局畜牧站站长陈永贵说。
跟张永池的养殖场模式一样,从事番鸭种质资源保种的漳州昌龙农牧有限公司,早在2010年就开始采用无水面养殖,只是番鸭原本就是“旱鸭”,没有对喷淋水的依赖。
“番鸭过去产蛋能力比较差,在江宵兵团队指导下,我们于2022年开始做高产选育。目前选育出的生产群后代产蛋性能明显提高,一个产蛋周期多产8枚蛋。”公司负责人庄晓东说。
“2016年,我们用番鸭和家鸭杂交繁育出半番鸭,其肉质细腻,市场价格一直不错,目前漳州很多农户都在养殖半番鸭。”庄晓东的养殖场目前保存白羽和黑羽福建番鸭的多个品系,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从事番鸭养殖、屠宰加工,活禽销售。
江宵兵团队的创新技术模式,实现蛋鸭、肉鸭采食饮水质量安全可控,粪污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有效控制鸭水面饲养造成的水域污染和疫病传播,社会效益显著。2023年,农业农村部将“蛋鸭无水面生态饲养集成技术”列入“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关键技术”;2024年,又将该技术选入“农业农村部2024年农业主推技术”。
蛋鸭知识小科普
我国蛋鸭品种是世界最高产的品种,主要有龙岩山麻鸭、金定鸭、绍鸭、莆田黑鸭、连城白鸭、攸县麻鸭以及通过国家审定的高产蛋鸭配套系。蛋鸭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鸭蛋消费以鲜食、咸鸭蛋、皮蛋等为主。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冯建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