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10月30日 星期四 21时50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正文

行业动态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猪价“冲高”受阻,猪多背后,那个更致命的原因藏不住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10-30  来源:🔗新农观  💛101

这两天猪价涨势有点猛,但也就猛了两三天,很快就有点动力不足了。

比如之前涨势比较凶猛的北方地区就开始出现了回调,南方地区后来者居上,但按照趋势看,恐怕也难持续走高。

可能有人要说,南方腌腊马上就开启了,就能支撑猪价了。

怎么说呢,要全年来看,四季度确实是猪肉消费最高的时候,但是再高也难以托得住猪价。

为啥呢?

可能有人会说,因为消费降级了嘛。

这是一个原因,大家收入少了,或者收入波动增加了,自然也就不敢消费了,就要收紧钱袋子。

而且这个收紧不光是不必要的支出收紧了,而且是连必要的支出也在收紧,自然也紧到了猪肉上。

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猪太多了。

比如,市场一直在说生猪产能处于高位,存栏也处于高位,所以消化不动。

但其实猪太多也是相对的,如果了解生猪行业的朋友会知道,生猪产能的正常保有量是下调的了。

原来产能的正常保有量为4100万头,2024年的时候农业农村部修订了《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将生猪产能正常保有量从4100万头调减到了3900万头,也就是现在说的生猪产能要调减的目标值。

为啥要调减呢?

说白了,就是市场消费不动了,原来的保有量与当前市场的消费水平不匹配了。

所以猪价涨不动是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猪太多,另一方面是猪肉消费在萎缩。并且相比猪太多,我认为猪肉消费萎缩可能更致命,因为这种萎缩并不是阶段性的,而是趋势性的。

之前说的消费降级,是受宏观背景影响的降级,但其实在宏观背景没影响之前,猪肉消费就已经呈下降的趋势了。

换句话说,猪肉确实越来越消费不动了。

第一个原因,饮食习惯改变了。

随着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居民消费习惯也在发生变化。老年人多以清淡饮食为主,大鱼大肉吃得少,自然消费得就少了。

而即便是年轻人,饮食习惯也在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注重养生,吃得健康,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肉类的摄入。

第二个原因可能会有更多人共鸣,那就是猪肉不好吃了。尤其是和小时候相比,没有小时候的那种肉香味了。

这还真不是因为小时候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猪肉,所以觉得香,而是猪肉确实发生了改变。

首先改变的就是品种。

以前农村几乎家家养猪,不仅养殖的时间长,而且又肥又大,其实猪肉之所以吃起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和肥肉中的肌间脂肪有关。

以前的猪养得时间长,又肥又壮,所以猪肉也就更香。

但后来猪的品种变了,变成了现在我们常说的“外三元”,啥叫外三元呢?

就是由三代外来品种杂交培育的商品猪,现在最常见的品种就是“杜长大”,即杜洛克、长白和大白。

这三大猪种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瘦肉率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占据着市场的主流需求。

但为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不好吃了呢?

说白了还是资本的追利。

资本考虑的问题是怎么盈利更多,而不是肉好不好吃,而要想盈利更多无非就是两件事:一是降低养殖成本,二是缩短养殖时间。

所以结果可想而知,不仅生猪行业卷得不行,而且猪肉也越来越不好吃。

小时候的肉香味再也回不去了。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