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生猪市场的撕裂格局,正让无数养殖户辗转难眠——头部猪企稳坐7元关口,散户的报价却一路跌到6块多甚至更低!这背后的博弈真相触目惊心:猪企在7元大关拉起了钢网,散户却在高温煎熬中流血抛售。
一、生死线争夺:猪企打响“7元保卫战”
猪企把7元视为不可触碰的“生死线”,绝非危言耸听。一旦行情跌破7元,三大“核爆点”将接连引爆:
肥猪出栏利润瞬间蒸发,直接转为亏损经营;
仔猪价格体系崩塌,补栏意愿跌入冰点;
能繁母猪淘汰加速,产能根基遭遇重创。
7月以来,猪企的“控量挺价”策略清晰可见,以近乎默契的协作将出栏价死死护在7元以上。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龙头企业收缩出栏节奏,硬是构筑了一道坚固防线,哪怕散户价格多次跌穿7元也岿然不动。
二、散户深陷“6元泥潭”:高温引爆抛售惊雷
反观中小散户和家庭农场,却在持续亏损的泥淖中越陷越深。猪价长时间低迷已是沉重负担,近期持续极端高温,直接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高温煎熬导致大猪生长受阻、风险剧增,“猪命”比“价格”更紧迫;
现金流压力飙升,饲料不断进场,卖猪回款刻不容缓;
猪企护价导致猪源流向分化,散户成为屠宰场压价对象。
最终,形成残酷价差——散户出栏价普遍比当地规模猪场低出0.4元/公斤以上。这不仅代表单头猪损失近百元,更深刻反映出散户在产业链中日益脆弱的议价地位。当下中小场(户)的出栏体重正快速下降,被动减重止损的景象令人揪心。
三、屠宰冷眼“收放术”:猪价反弹的隐形压制者
屠宰企业作为关键定价方,当前策略如一台精密的冷血机器:
终端需求疲软(白条走货缓慢),分割入库迟迟不启动;
没有冻品利润驱动,提价收猪意愿降至冰点;
完美贯彻“低价多收、稳价少收”策略,最大化压缩成本。
这一套“收放自如”策略成为猪价波动难平的根本枷锁。屠宰企业的开机率维持在低位区间,库容率也稳中有降,侧面印证其保守姿态,8月猪价反弹的关键阻碍正在于此。
立秋关键点:散户能跟涨吗?8月行情路在何方?
随着立秋临近,高温魔咒开始松动,能否成为行情拐点的希望之光?观察当前底层逻辑:
短期看缩差:高温退场,散户大猪恐慌抛售压力骤减,与猪企的价格差有望收窄。但“跟涨”能否实现,还要看猪企是否“放量抢收”。
中期看猪企与消费双驱动:猪企继续“控量挺价”是维持价格的基石;更重要的是立秋后季节性消费复苏力度(家庭备货、学校开学等),白条走货量才是打开上涨空间的核心钥匙。
8月波动区间难破局:在无突发利好(如政策收储放量)推动下,8月全国生猪均价大概率呈现“上有顶、下有底”的震荡格局:
底部铁壁:猪企联合死守7元关口,散户价格难再大幅深跌。
顶部瓶颈:消费复苏缓慢,屠宰不启动分割,压制涨势。
核心波动区间:震荡中缓慢试探7.0- 7.5元/斤。大涨需消费端显著放量配合。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