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伦周刊》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四宣布与中国达成一项贸易协议,并将其宣扬为美国豆农的重大胜利。但是即使中国真的像特朗普政府描述的那样履行了协议,美国农户最多是看到对华大豆销售恢复原状,而并非取得实质性突破。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周四在接受福克斯电视台专访时表示,作为贸易协议的一部分,中国承诺本季(截至1月份)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未来三年内每年至少采购2500万吨。贝森特表示,他预期未来特朗普将说服中国增加采购承诺。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兴奋地呼吁农民“立刻去买更多土地和更大的拖拉机”。他还提到中国承诺采购美国高粱等农产品。
但是市场和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份协议的实质意义有限。美国灯塔政策顾问公司(Beacon Policy Advisors)分析师欧文·特德福德指出,中国承诺的2500万吨年采购量和贸易战爆发前的2024年采购量大致相当。尽管特朗普大肆宣扬这是一场胜利,但他认为这只是回归原状。
一位白宫官员称,2500万吨是“下限而非上限”。但是特德福德认为,在实践中,中国很可能将2500万吨视为“上限而非下限”,并且协议的执行机制尚不明确。
白宫官员还表示,政府还在寻求将美国大豆和其他农产品销往其他市场。贝森特表示,东南亚国家同意采购另外1900万吨美国大豆,但是没有具体说明哪些国家以及购买的时间框架。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大豆出口总量为5200万吨。
美国大豆协会在一份声明中称,近年来中国每年购买2500万到3000万吨大豆,中国的采购承诺为恢复到传统规模奠定了坚实基础。
斯通埃克斯(StoneX)首席大宗商品经济学家阿尔兰·苏德曼表示,如果中国在明年1月之前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就足以实现美国农业部为2024/25年度(9月至8月)设定的年度出口目标。苏德曼表示,市场普遍认为能够实现这一出口目标,所以这可能不会推动大豆价格从当前水平出现任何真正持续的上涨。
自周四贝森特发表采购承诺的言论以来,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上涨近2%。
自特朗普第一任期以来,受贸易战影响,中国努力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根据2020年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国将在2020年和2021年购买32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其中包括大豆,高于2017年(也是首次中美贸易战爆发的前一年)的水平,但是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中国并未实现这一采购目标。
苏德曼表示,与2020年“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以金额(美元)为承诺单位不同,此次贝森特描述的新协议改用“吨”作为采购承诺单位。在大豆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境下,这将缓解中国履行协议的压力。第一阶段协议之所以难以履行,部分原因在于大豆低价导致中国实际采购量超过了自身需求。
苏德曼补充说,从长远来看,新协议并不会扭转中国逐步减少对美国大豆依赖的战略目标。过去几年,中国大力扶持南美(尤其是巴西)的大豆产业以替代美国供应。苏德曼表示,新协议甚至不一定意味着中国会减少从巴西或其他国家进口大豆。相反,中国可能利用此次采购来增加国储库存,并在协议结束后更快停止购买美豆。
特德福德表示,十年前美国美国对中国出口逾3000万吨大豆,这种好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了。他表示,如果自己是美国农户,将会努力减少对中国出口的依赖。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