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18时36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分析 » 行情分析 » 正文

肥猪价格领涨,对后市会有影响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我的钢铁网   发布日期:2025-10-31 💛74

近期生猪市场呈现区域分化与情绪摇摆并存的态势,中大猪供需矛盾凸显,而标猪市场依旧宽松,叠加二次育肥入场窗口期收窄,市场正处于多空因素交织的关键节点。



一、区域分化明显 中大猪成涨价核心动力


北方市场成为近期猪价上涨的核心引擎,昨晚多地出现普遍涨价行情,其中中大猪表现尤为突出,涨幅显著高于标猪。这一现象的核心逻辑在于阶段性供需失衡:前期低价行情下,不少养殖户扛不住压力提前抛售中大猪,导致当前大猪存量偏紧,市场呈现供不应求态势,进而引发养殖户惜售情绪。


从区域细节来看,东北地区标猪采购难度不大,供给相对充裕,市场要货积极性有所降低,反映出标猪与大猪的供需格局存在明显差异。作为华东地区的价格高地,江苏市场的大猪价格分级特征显著,充分反映了体重对价格的影响:150公斤以上大猪价格约14元/公斤,185-195公斤规格大猪价格攀升至14.90元/公斤,而205-230公斤的超大猪价格更是达到15.40-15.00元/公斤的区间,体重越大价格优势越明显,这一价格梯度进一步印证了大猪市场的紧俏格局。



钢联数据显示,本周标猪均价12.05元/公斤,环比上涨7.30元/公斤,而中大猪价格涨幅远超这一水平,标肥价差的变化进一步印证了市场结构分化。当前养殖端 "卖大留小" 操作普遍,不少养殖户加大喂料力度,试图赶在春节前推出大猪抢占高价窗口,这也为后续大猪供应提供了潜在支撑。


二、市场情绪降温 整体进入震荡调整阶段


在经历短期快速上涨后,北方市场情绪已出现降温迹象,市场预期回归稳定。从企业牌价来看,东北企业成交预计平稳;华东地区报价不变,河南地区高价略有回落、低价保持稳定,整体呈现"大稳小动"的震荡调整特征。


这一走势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博弈:一方面,毛猪价格上涨速度过快,白条价格跟进不及时,下游市场需要时间消化涨价压力,终端消费对价格的承接力有限;另一方面,月底企业缩量预期仍在,虽无实质跌幅出现,但也抑制了价格继续冲高的动力。钢联数据显示,本周样本屠宰企业日度开工率虽较前期有所回升1.59%,但仍处于季节性正常水平,消费端对猪价上行的边际支撑能力不强,难以推动价格持续上涨。



三、二次育肥抉择关键 产能去化仍是长期主线


对于市场关注的二次育肥问题,养殖户面临艰难抉择:一边是震荡不定的货源价格,一边是转瞬即逝的入场窗口期,补栏仔猪还是观望等待成为行业普遍纠结的问题。


尽管以当前价格入手二次育肥大幅亏损的概率较低,但操作不当导致盈利不及预期的可能性较大,这将进一步影响市场信心。因此,不建议高位接盘成为主流观点,核心在于保存实力与信心,等待更明确的市场信号。从长期来看,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于相对高位,理论产能依旧偏大,供应过剩仍是压制猪价的核心因素,行业产能去化的推进程度将决定未来市场走势。



四、后市展望:短期震荡 关注两大关键变量


综合来看,个人预计短期内生猪市场仍将维持震荡调整格局,整体或将呈现“先涨后跌”的震荡曲线。预计月初价格将在12.00-12.40元/公斤区间内波动,受当前大猪阶段性短缺与养殖端挺价情绪支撑,价格存在冲高可能,但考虑到白条消费跟进乏力、标猪供给仍显充裕,冲高幅度将十分有限。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价格波动与二次育肥养殖户情绪高度相关——前期高位入场的二育户若在月初看到价格冲高,大概率会选择集中出栏,叠加11月10日后腌腊需求尚未全面放量、终端消费支撑不足,市场供应增量或将引发价格回落。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市场分析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