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价值最高3元的“科技蛋”,又有企业入场进行了布局投资。
继国内领先的胚胎蛋生产企业——山东老农牧投资1.4亿元加速布局后,位于重庆的100万只疫苗蛋鸡项目也接踵而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疫苗蛋基地。
8月12日,重庆市武隆区宏亮·武隆100万只疫苗蛋鸡无菌养殖及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举行开工仪式。项目总投资1.4亿元,预计2026年12月底前全面建成投产。
项目建成后,养殖规模将达100万只,年可生产3.2亿枚符合最高生物安全标准的疫苗用鸡蛋,标志着武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据武隆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集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产业融合于一体。在技术创新方面,采用国际领先的无菌养殖技术,建立了从种源到产品的全程可追溯体系,为产品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
“我们的核心目标是建设一座国际领先的百万级无菌化、智能化疫苗蛋鸡养殖基地。”项目负责人、重庆鸿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苏亮介绍,项目产出的“疫苗蛋鸡”并非普通蛋鸡,而是通过特殊生物技术和严格无菌环境饲养的特种蛋鸡,其所产鸡蛋专门用于疫苗生产等高附加值生物医药领域。
未来,这百万只疫苗蛋鸡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原料供应基地,填补区域高端生物制品原料生产的空白。
项目直接创造3.2亿元的年产值,有力推动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同时,在副产品高值化利用方面,项目规划了完善的综合利用体系。针对淘汰蛋鸡,将进行现代化、标准化的屠宰和深加工,生产高品质的鸡肉及制品,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预计将带来5千万元年产值及近1000万美金的出口额,进一步拓展了产业的经济效益。
“疫苗用鸡蛋”市场前景如何?
疫苗用鸡蛋(又称“疫苗胚蛋”或“SPF鸡蛋”)作为生物医药产业链的核心原料,鸡蛋培养技术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全世界每年能生产超过10亿剂鸡蛋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黄热病疫苗等市面上常见的疫苗大多也是用鸡蛋培养的。
短期:流感疫苗需求稳增,叠加新疫苗研发(如广效型流感疫苗),2026年全球市场对高品质疫苗蛋的需求量或突破10亿枚/年。
长期:随着无菌养殖技术普及和循环经济模式成熟,疫苗蛋产业将向 “高附加值生物医药原料” 定位升级,成为农业与医药交叉领域的增长极。
核心机会点:企业若能在SPF鸡种培育、病原净化工艺及副产品高值化(如有机肥、鸡肉加工)环节建立技术壁垒,将主导百亿级市场。
疫苗用鸡蛋产业正从“农业附属品”转型为“战略生物资源”,在医疗安全与农业科技融合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