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9月04日 星期四 14时53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正文

行业动态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养殖头均亏损超200元!中小养殖户5招绝地求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09-01  来源:🔗美丽猪场  💛218

猪价连跌3个月,养殖头均亏损超200元,但真正的养殖高手早已开始绝地反击。

2025年8月,生猪行业正经历一场残酷的洗牌。猪价连跌3个月,多地标猪均价跌至14.7元/公斤,养殖利润大幅缩水。部分主产区猪价已跌破7元/斤,养殖头均亏损已超200元。

政策收紧与成本攀升形成双重压力。山东出台新政:超过30公斤的商品猪禁止调运育肥,直接切断了跨省二育猪源。饲料价格也在直线上涨,颗粒料产品上涨100元/吨,膨化料产品上涨160元/吨。

行业寒冬,生存危机

生猪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5年1月生猪养殖头均亏损已超200元,但龙头企业仍在逆势扩张。行业加速淘汰中小散户,这场“寒冬”或持续至2025年末。

饲料成本占比超过六成,成为压垮养殖户的最后一根稻草。豆粕价格高企,让本就利润微薄的养殖户雪上加霜。

政策调控愈发收紧。2025年5月,相关部门召集大型猪企开会,明确提出要“叫停二育、降低出栏体重”。会议重点强调“生猪出栏体重要降到120KG、不鼓励卖二育”,目的是在生猪数量增长成定局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猪肉供给。

绝地求生,五招逆势突围

面对这场生存危机,聪明的养殖户已经开始行动,总结了五招逆势突围的策略。

第一招:优化存栏结构,淘汰低效产能

当下产能过剩是核心矛盾。2024年末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于4078万头的高位。

建议养殖户优先淘汰胎龄高、繁殖性能差的母猪,降低饲料和人力成本。引入抗病性强、生长快的种猪,提升生产效率。控制育肥周期,根据市场节奏灵活调整出栏时间,避免扎堆上市导致价格踩踏。

第二招:降本增效,抠出每一分利润

在猪价低位运行时,成本控制能力决定生死。

可以尝试用本地杂粮、发酵饲料等替代部分高价原料。加强猪场生物安全,定期消毒,减少因疫病导致的额外损失。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跟踪猪只生长数据,精准投喂,减少浪费。

第三招:灵活调整销售策略,抢占细分市场

节后消费进入淡季,但部分细分需求仍有潜力。

避开月末、季末集团猪企集中出栏期,选择价格相对稳定的时段。与餐饮企业合作供应高端部位肉,或加工腊肉、香肠等高附加值品类。通过电商平台直供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利润损耗。

第四招:紧盯政策信号,获取补贴支持

农业农村部多次强调,未来生猪价格波动将趋于平缓,但短期仍面临供需错配压力。

若存栏量持续高于4100万头,需警惕长期供应过剩风险。通过生猪期货锁定远期价格,减少市场波动冲击。部分地区对绿色养殖、粪污处理有补贴,可主动申请降低投入。

第五招:长远布局,活下来就是赢家

当前行业洗牌加速,活下来才有资格谈未来。

加入养殖合作社,共享技术、采购和销售资源。减少非必要投资,保留至少3个月的运营资金。若资金链紧张,可考虑与大型企业合作或被并购,换取生存空间。

差异化生存,与巨头共舞

中等规模养殖场老板们充分发挥自己船小好调头的优势,找到了差异化生存之道。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湖南益阳某肉牛场,通过“沼气池+稻田还田”,年处理粪污300吨,节约化肥成本1.2万元,稻田亩产提升8%。这种模式特别适合中等规模养殖场,既解决了粪污处理问题,又降低了种植业的化肥成本。

精准卡位,找准市场定位。一些养殖户专门生产高端特色猪肉产品,直接对接本地餐馆、农贸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禽肉、禽蛋的售价。有的养殖户利用网架饲养模式,生产不含杂质的鸡粪,一方能卖80-120元,一个百只规模的鸡舍,每月能多赚几百元。

网红猪场老板的创新方法论

在这场行业变局中,一批对养猪有独特理解和方法论的网红猪场老板脱颖而出。

数据驱动决策。这些网红猪场老板高度重视数据管理,建立详细的数据记录和分析系统。他们准确记录每头猪的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管理中的问题。

某位网红猪场老板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我每天都会分析各栏猪的采食情况和生长速度,只要发现异常,立即查找原因。这种数据驱动的管理方式让我每年能够节省5%以上的饲料成本。”

分享经验,建立个人品牌。这些成功的网红猪场老板善于分享自己的养猪经验和心得体会,通过社交媒体建立个人品牌,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他们不仅在网上分享成功经验,也坦诚地分享失败教训,这种真实性为他们赢得了信任和影响力。

未来展望:进化之路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中等规模养殖场需要继续进化,才能在与巨头的博弈中生存下来。

智慧管理,物联网+数据提效率。在养殖栏舍安装红外摄像头(支持AI识别,成本约800元/台),自动监测畜禽采食、活动情况,如发现猪只长时间卧地、不采食,立即推送预警至农户,及时排查疫病(减少死亡率5%-8%)。

协同发展,提升议价能力。中等规模养殖场正在通过组建合作社、联合体等形式,提高自己在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通过联合采购,降低饲料、兽药等投入品成本;通过统一销售,提高对收购商的议价能力。

8月27日全国生猪均价13.6元,比前一天还降了0.03元。广东最高15.02元,吉林最低13.04元。

面对猪价“跌跌不休”,真正的养殖高手不再抱怨,而是灵活调整策略:“大猪优先出,标猪别慌抛,下旬涨了分批卖”。

有养殖户蹲在猪舍前抽烟感慨:“以前抢仔猪补栏,现在怕压栏赔钱。”但那些能够适应时势的英雄养殖户们,已经开始了新的进化之路。

他们不再与巨头正面交锋,而是寻找适合自己的缝隙市场;他们不再盲目扩大规模,而是寻找适合自己的适度规模;他们不再轻信各种市场传言,而是培养自己的抗忽悠能力。

这些正是时势所造就的英雄。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