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猪肉屠宰差异化较为明显,全国产销区较为明显,且南北方产品亦存差异性。且相较于养殖端来看,屠宰规模化进程较为缓慢,未来随着居民食品安全和环保意识提高,行业将逐渐向规模化、集中化、环保化、智能化养殖、互联网销售的方向发展。
1.猪肉产销区明显,且南北方产品存差异化
聚焦国内各省市猪肉产量,其差异化较为明显。从各省市猪肉产量数据来看,部分主产区猪肉产量达479.4万吨,部分省市仅有2.8万吨,产量差距较大,且从图1可以看出,猪肉产量大省为四川、河南、湖南、云南、山东等地,主产区集中于西南、华中地区,上海、浙江、天津属于主销区,产销区明显。且从白条及分割占比看,分割大省集中于山东、河南等地,广东、四川等地从屠宰企业角度看,多以白条为主,尤其是山东临沂聚集分割企业,对外销售产品亦以分割品为主。

2.定点屠宰企业数减少,屠宰量占比提升
伴随着国内屠宰行业的规范化,从发布的生猪规模以上的定点屠宰企业数量数据趋势来看,2012-2024年定点屠宰企业数量逐渐减少,2012定点屠宰企业有14720家,但到2020年降至4000余家,再到2024年不足3000家,降幅较大;但从2020年至2024年期间,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占全国总屠宰量占比由30%提升至40%,这意味着虽然企业数量减少,但屠宰产能随之提升;另外近些年来,部分养殖企业布局下游屠宰,且发展较为迅速,进一步增加规模占比。

3.屠宰规模化进程发展缓慢,且南北差异明显
虽然2020-2024年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占比提升16个百分点,但TOP10企业屠宰量占比仍然偏低。从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显示,2020-2024年TOP10屠宰企业屠宰量占比均在10%以内,截止到2024年年底,TOP3企业占比仅有4.61%,TOP4-10企业占比3.41%,TOP10企业屠宰量占比仅有8.02%,主要是由于现阶段屠宰企业盈利水平不佳,提升屠宰量难度较大,仅维持低位宰量。

另外,从各省市看,南北方亦存在明显的差异。北方屠宰企业相对集中,且屠宰量较大,而南方较为分散,且宰量均偏小。以山东和四川为例,根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2024年山东TOP10企业屠宰量为1944万头,占山东屠宰总量的44.86%;四川TOP10企业屠宰量为412.2万头,但仅占四川屠宰总量的9.58%。另外南方多数屠宰企业的代宰模式亦掣肘整体规模化程度,整体进程发展不及北方。(其他省份具体数据可详看2024年生猪屠宰产能分布图)
综上,目前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进程仍处于初级阶段,国内产销区明显,且南北方产品亦存在差异性,行业内产品标准不统一;且屠宰行业仍存在不规范性,整体屠宰规模化进程较为缓慢。但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行业将逐渐向规模化、集中化、环保化、智能化养殖、互联网销售的方向发展。未来屠宰行业规模化程度或进一步提高,产业链将进一步优化,下游的加工和销售环节将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政策环境的改变,屠宰行业将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