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 13时37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正文

行业动态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生猪市场传来重要信号,要开涨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5-09-15  来源:🔗慧通数据  💛134

近日,生猪市场传来重要信号!

在连续15个月保持盈利后,尽管当前猪价出现阶段性回调,但多方迹象表明,新一轮价格回升通道正在打开。行业专家指出,随着产能调控成效逐渐显现、消费旺季来临,生猪养殖有望继续保持盈利。这场关乎“菜篮子”和千万养殖户命运的猪周期,正迎来关键转折点。

一、猪价止跌回稳,调控见成效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8月第4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每公斤14.22元,环比下跌0.6%,同比虽仍处于低位,但较7月阶段性高点仅回落0.87元。猪肉均价每公斤24.81元,消费端整体平稳。

专家指出,当前猪价回落属正常季节性调整。夏季消费疲软、生猪供应充裕,是短期价格承压的主因。北京新发地市场宣传部部长童伟表示,“9月开学、天气转凉将逐步拉动需求,猪价有望企稳回升”。

更值得关注的是,自2023年5月至今,生猪养殖已连续15个月盈利,今年前7个月出栏头均盈利108元。这种超长盈利周期在行业中并不多见,背后离不开国家精准调控与行业苦练内功的双重努力。

二、政府+行业联动,产能优化成效显著

为防止产能过度扩张、避免“猪贱伤农”,农业农村部自去年9月起就持续发布预警,开展逆周期调控。据统计,二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回落至4043万头,较去年末高点调减37万头,逐步回归绿色合理区间。

头部企业率先响应调控政策。牧原集团主动将能繁母猪存栏量从年初362万头降至343万头,计划年底进一步调减至330万头,相当于减少约900万头生猪潜在供应。温氏、新希望等企业也纷纷控制出栏体重、减少二次育肥,牧原商品猪出栏均重已降至119公斤。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处处长王彦华透露,河南已率先将能繁母猪保有量目标从400万头下调至370万头,7月全省规模场出栏量环比下降12.3%,同比增幅收窄18个百分点。

三、效率提升+成本降低,行业迎来高质量转型

除了控制规模,行业更聚焦效率提升。目前牧原PSY(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已达29头,优秀场线甚至达到35头,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饲料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也为盈利创造了空间。

持续盈利使企业现金流明显改善。上半年牧原盈利超107亿元,海大集团盈利26.39亿元,部分此前破产重整企业也实现扭亏为盈。

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执行会长王爱国指出:“面对猪价下行,国家调控与市场调节正形成合力。企业应更聚焦降本增效,不盲目扩产。”

四、未来走势:消费回暖+产能优化,猪价有望温和回升

尽管今年2–7月全国新生仔猪数同比增长9.3%,意味着明年1月前出栏量仍处高位,但随着产能调控深化和消费复苏,市场供需关系正在改善。

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首席分析师朱增勇表示:“9月后开学、中秋国庆双节将至,叠加冻猪肉收储政策提振,猪价有望止跌回升。四季度腌腊需求启动,将进一步支撑价格温和上涨。”

国家将继续严格落实产能调控,确保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再调减100万头左右,同时严控出栏体重和二次育肥,防范市场大起大落。

编辑:张光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